Another Monologue.

何事も度が一番大事だと思うよ。
关注前请看置顶🔝
lft内转载请随意,lft外转载请标明出处,禁二改。

【全书试译】《没人告诉过你的真正流行音乐论》第一课 音乐终端 黑胶唱片和CD和音乐配信和人①

【所有CD封面彩图都是网上另外找的,并不是书上原本的插图】

前篇:序言

——————————————————————————————————————


                                                               第一课 

                                                             音乐终端

                                           ~黑胶唱片和CD和音乐配信和人~


△ RC SUCCESSION《transistorradio(晶体管收音机)》(Kitty / 1980年)

 

Woo 翘了课

在向阳的地方哦

屋顶上 躺着

香烟的烟雾 那么的蓝

 

口袋里 总是放着晶体管收音机

她 翻开教科书 的时候 热门歌曲

在天空中融化了 

啊啊 这种心情

无法 无法好好说明

 

来自湾区 来自利物浦

这根天线捕捉到的歌曲

她 翻开教科书 的时候

热门信息 在天空中融化了

 

上课时 打了个哈欠后

嘴巴 变大了

一直打盹 的话 那么

眼睛 变小了

啊啊 这种心情

无法 无法好好说明

 

Ah 你不知道的 旋律

没听过的 热门歌曲

Ah 你不知道的 旋律

没听过的 热门歌曲


       看着歌词耳边就能听见歌声的、摇滚乐队RC SUCCESSION的1980年名曲《transistor radio》。能慢慢地感受到从无聊的日常中将你带往不是此处的某个地方的摇滚的畅快感。这首歌深深打动了发行当时即将进入20代的我,事到如今再听,突然觉得很怀念有音乐的原始情景[1]。

       经常有人说任意的音乐都是能够唤醒人的各种回忆的工具之一,但唤醒的记忆并不只是和当时的自己有关。偶然在电台里听到然后喜欢上,一直坐立不安,第二天放学后在街上的唱片行买了LP。向朋友借来拷贝的磁带,一直听到磨坏为止。虽然中学时期看杂志知道了是名盘,但出社会之后去了CD店,偶然看到店员的手写广告版的推荐,买了之后成了最爱的唱片。听到朋友在卡拉OK里唱,然后去TSUTAYA租回来听。不,男朋友经常在车里放的自制磁带也好,社团室里后辈用手机播给你听的新歌也好,怎样都行。我发现越是喜欢的歌,越是能回想起具体的收听环境。

       顺道一提,在RC的这首歌里,则是从偷偷藏在校服口袋里的手机电台听到了英美的帅气摇滚。

       音乐自发信的那个瞬间开始,就变成了我们听众的东西。无论怎么感受或解释,表现者和送货人都无权插嘴。所以我们才一直继续听音乐。将音乐这么优秀的认同迟缓期[2]文化直接传递给听众的就是音乐终端

       音乐终端指黑胶唱片·CD·磁带·MD·下载等等、我们听音乐时使用的媒介/软件。广义地来说,立体声组合音响·磁带CD机·智能手机·电脑等的硬件,以及电台·电视·卡拉OK等传送媒介也可以理解为音乐终端。

       目前为止出现了一大堆大家不熟悉的专用名词吧。这是肯定的,毕竟这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猛烈的技术革新,音乐终端也不断发生剧烈变化。而伴随着收听环境的变质,音乐本身其实一直在悄悄地进行产品更新。

       那么在进入各种音乐风格的核心理论之前,先从使用者的立场出发,验证日本的音乐末端的变迁及其影响才比较合理。因为活得越久,逐个去适应这些末端就越辛苦。真是的。


§1 你知道黑胶唱片吗?

 

——所谓黑胶唱片(record)

       用音乐终端的变迁来区分时代的话,就是黑胶唱片→CD→配信这个顺序。首先从大家最不熟悉的黑胶唱片开始吧。

       黑胶唱片也被称为<塑料盘>、<analogrecord>、<analog disk>、<盘子>。即使在CD和配信的时代,制作贩卖录制音乐产品的制造商依旧毫无违和感地被称为唱片公司,说明了黑胶唱片有多么深入人心。

       让一辈子文科生的我来说明有点怪,但唱片就是一种通过在圆盘状的聚氯乙烯树脂上刻出凹凸纹路来记录音乐等的声音信息的媒介。能理解吗?播放声音的是留声机和唱针。将唱针放在旋转的黑胶唱片上,随着旋转,唱片上的刻槽的起伏会使唱针振动。然后振动被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放大器)从扩音器发出声音,就是这样的构造。

       顺道一提,嘻哈音乐里DJ转动的转盘就是曾经的留声机。从音响器材飞升成乐器了。人生真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就是留声机

       和大家所熟悉的CD相比较,一个很基本的信息就是黑胶唱片正反面都能听。CD只有闪闪发光那一面能听呢。而且黑胶唱片是从音质较好的外部向内部刻下一条连贯的沟槽,而CD是从内向外记录声音信号。

       但是,黑胶唱片也是一种使用时需要时常小心谨慎的麻烦商品。毕竟唱针直接沿着沟槽走,唱片上如果有细小尘埃就会产生噪音。本来黑胶唱片只要一放上转盘就带电,自己就会引来尘埃——必须要经常用防止静电喷雾来进行保养。更不用说损伤了,一出现就完蛋。进一步说,播放次数太多——也就是说越是喜欢越是经常听,当然黑胶唱片的音槽就越是磨损。这样一来黑色唱片会发白,高音音域会衰退。这样也完蛋了。另外,因为意外的振动而发生跳针的时候,会非常想死。

       因此买了黑胶唱片之后用磁带录音、然后再也不放在跳针下的人,以及买两张一样的黑胶唱片、其中一张用来珍藏的人并不少见。

       另外,哪怕用钻石做的跳针,一张专辑就得一次持续接触约1.5公里的体力劳动。使用了500小时之后就必须换新的。毕竟万一伤害到珍贵的唱片就得不偿失了。

       我们为什么这么珍惜黑胶唱片呢——因为贵。顺道一提LP的价格我记得是1961年:2000日元→1974年:2300日元→1977年:2500日元→1980年:2800日元。高中时期我的零花钱金额是当时一张专辑的价钱,2500日元。

△占据了房间大部分空间的立体声音响系统

       再加上用来听黑胶唱片的留声机+放大器+扩音器+调音器+盒式录音机=所谓的立体声系统——哪怕是现在所谓的立体声音响系统,面向一般人的商品也要20万~30万日元。和80年代一起登场的袖珍式立体声音响系统的价格稳定在10万日元多,但当时音乐鉴赏是非常高级的爱好。

       有趣的是,当时日本的主要唱片公司大多是电器制造商和音响制造商的实际上的子公司。日本哥伦比亚唱片是日立,帝蓄是松下电器,东芝EMI是东芝,CBS·Sony/EpicSony是索尼,华纳先锋是先锋,Victor是Victor音产,日本皇冠是三菱电机等。啊,都是当时的名字。

       想要普及作为高级家电商品的各种立体声器材,最重要的是品种丰富的软件。要是没有东西可以听的话,谁都不会买音响。总而言之,当时的企业觉得拥有自己的唱片公司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所以90年代之后,面临显著的业绩恶化,母公司从唱片公司的撤退是理所当然的转变。但正因为有可靠的母公司在,连1000张都卖不出去的狂热级作品以及18线偶像、不知道能不能红的新人的作品也曾一度被摆在店面,一想到这一点就觉得应该感谢而不能怨恨。噗。

 

——LP(专辑)和Single

       黑胶唱片从大小可以分为直径30厘米的LP和17厘米的Single这两种。

       首先LP1分钟转33又1/3圈,可以长时间播放。正反面加起来最高可以保证约50分钟多的录制时间。然后正面被称为A面,反面被称为B面的同时,能听10首歌左右的LP逐渐被称为专辑

       曾经纯粹是歌曲大杂烩状态的专辑以披头士乐队的登场为契机,从60年代后半期开始拥有了反映着歌手的意图的曲序和连贯性,转变为包括标题和封面在内、重视整体性的作品风格。也就是所谓的专辑概念的诞生。

△从左起LP唱片,Single唱片,CD,CD单曲

       顺道一提,不管是LP还是Single,贴在唱片中央的标签上都有各唱片公司发挥个性的设计。现在指唱片公司的厂牌(label)这个称呼就是从这个标签(label)派生而来的。

       相对而言,Single唱片比LP小,回转数是45圈,比较快,所以最大录音时间是8~10分钟。很当然的就会变成两面各1首歌,所以以热门榜为目标的自信作品会放在A面。也就是说B面曲仅仅是A面曲的附赠品,在英美写作<A coupling with B>。从中诞生了B面曲的别名coupling曲,哪怕是只有一面能播的CD,<c/w>这个缩写也一直适用。

       特别是英国歌手,c/w曲会毫不吝啬地公开专辑没收录的歌或者live版本,所以狂热饭一刻都不能放松。自乐队潮以来,模仿这种做法的日本乐队大量增加,这是一件好事。

       另外因为是依照美式Single唱片的样式来制造的,中间圆孔的直径大是日本Single唱片的特征,因为这个形状也曾被称为甜甜圈唱片。在40~70年代的美国和60~70年代的日本非常流行的自动点唱机——内部有几百至2000张的Single唱片,投入硬币就能播放指定的歌曲的音乐娱乐机器。方便在自动换唱片机上使用的中心圆孔的大小就是这个尺寸。但是在普通的留声机上播放的话,需要填补圆孔专用的转接器。真是精彩的本末倒置。

       70年代末登场的30厘米Single(在英美是12英寸Single)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第三种黑胶唱片一样的存在。虽然和LP一样的尺寸却是45圈的设计,所以录音时间是17厘米Single(也就是7英寸Single)的两倍。能应付当时的跳舞机热潮,适合收录时间更长的extended版和remix版,在英美非常受欢迎。在日本我记得作为收集了国内未收录的歌以及其他版本的特别编辑盘/迷你专辑,某段时期曾经流行过。


△The Beatles《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的Picture唱片


       我想起了封面和歌手照点缀整张唱片的Picture唱片,一种没有实质内容的花样。总而言之优先考虑视觉,所以对音质有所期待就未免不知趣了。大部分的购买者都装饰在墙上然后封印起来。你是绘皿吗。

 

——日本译名·侧封·内页说明·进口唱片

       我们日本听众是这样崇敬黑胶唱片大人的。

       为了不沾上手指的油脂和指纹,用插进中央圆孔里左手无名指和扶着唱片边缘的左手拇指将唱片夹起来,用右手里的除垢器的光滑那一面轻轻擦拭唱片的身姿,简直就是在打理盆栽。像美国人那样一把猛抓碟面什么的,要不得要不得。在这样的状况下,日本独有的听众文化发源自欧美音乐饭。60~70年代的日本流行音乐是压倒性的歌谣曲。经常能看到瞎说「披头士和滚石才是我的青春」之类的50岁以上的人,这基本上跟「高中时期玩得比较疯[3]」是一个意思,请无视掉。当时能听到的欧美音乐顶多只有电影音乐。正因为如此,因为某种契机而喜欢上欧美摇滚的人,只能继续在这条不能回头的野兽之道[4]继续走下去。

       那时欧美音乐的听众总而言之苦于缺乏信息。首先来日本演出什么的简直是痴人说梦。哪怕是欧美音乐杂志《MUSIC LIFE》上刊登的为数不多的照片和简短的采访文章也是贵重的蜘蛛网。所以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妄想能力——总而言之深度地听唱片,看歌词,看封面,细读采访,只凭自己的迷恋来创造歌手形象是家常便饭。不是加拉帕戈斯[5]程度的骚乱。


△音乐杂志《MUSIC LIFE》(1976年11月号)

       培养出这样的欧美音乐听众的原因之一,出于日本特有的欧美音乐唱片的销售方针。<欧美音乐=英语=不擅长的日本人>的多管闲事的热心肠与欧美音乐听众重症患者的责任导演们的妄想结合,创造出了非常离奇的商品规格。

①日本译名

       简单来说就是专辑和歌名的日语名字。直译就够了,但负责人妄想全开的超译标题四处横行。请参照18页的表格。想大卖系,想多了系,照搬封面系,想当小说家的落魄文科大学生系等等,你一定会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模式。但是离原标题越远,就越是会被这个妄想能力所吸引,真不可思议。



       比如说《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曲折的星屑的起落和火星来的蜘蛛群)》本应该是架空摇滚乐队<Ziggy Stardust & The Spiders>的传说,却全部直译了。而且这个日本译名的自命不凡的文学性还怪帅的。

       Frank Zappa是玩转摇滚/爵士/现代音乐/古典等流派的鬼才歌手,简直就像是行家烤仙贝那样不停发表新作品。而且因为尽是些充满俚语的讽刺社会的歌词内容,其实当时负责人也完全无法理解吧。将错就错的他凭借自己的感性开始暴走。

△Frank Zappa《Frank Zappa的○△□》(1982年)


△Frank Zappa《苍蝇·苍蝇·蚊·蚊·蚊·Zappappa》


      《SHIP ARRIVING TOO LATE TO SAVE A DROWING WITCH》的话,封面上使用的线条画的标题《船来得太迟而没能拯救溺水女巫》才是正确答案。但是在负责人看来,这只是○和△和□。《苍蝇·苍蝇·蚊·蚊·蚊·Zappappa》是从杀虫剂KINCHO的广告派生的流行语「苍蝇苍蝇蚊蚊蚊KINCHO」而来的。大概是看见封面上Zappa手上握着的蚊拍而联想到的吧。另外《I Come From Nowhere(啊,不好,泡澡呛到大脑哇呀呀/アイ かん ふろむせて のうわやや)》和《No Not(纳豆/なっとう) Now》,歌曲名的空耳时段变得常态化了。你这才是脑子哇呀呀

       但是这些精彩的日本译名也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一并消失了。不管原标题有多长,新作品一律用片假名标示,甚至连以前的作品也慢慢地改名字了。这几年只有Taylor Swift的《我们绝对绝对不会复合(We Are Never EverGetting Back Together)》久违地有点机灵劲儿让我很开心,但这世界真是变得没幽默感了啊。

△唱片(LP)的内容物:从左开始侧封,封面,唱片,内页说明


△Single唱片的内容物:从左开始封面,内袋,Single唱片

②侧封

       裹在LP左肩上的[6]状印刷品就是侧封。用大概是发行当时最尖端的字体写得大大的疯狂日本译名,演绎出了独特的pop感。将拆下的侧封一起好好保存,或者全部贴在墙上,欧美音乐听众应该都做过这些事。这个日本唱片特有的物品作为OBI(侧封的日语发音)在海外收藏者之间也很受欢迎。如今CD附属的同种印刷物被称为cap,存在感没有侧封那么大。


△日本特有的文化,唱片的侧封


       70年代后期,侧封背面惹人注目的是唱片公司官方歌迷会的入会指南,因为收信地址会光明正大地写上会长的名字住址这些个人信息。顺道一提,虽说是官方FC,手写复印的会报的这种手工感真是让人热泪盈眶。即使如此,拼命翻译英美音乐报纸的文章得到的当地信息是非常贵重的。话是这么说,因为视频量本身很不足,所以会和同一个唱片公司所属的其他歌手进行捆绑。会场经常会变成FC会长们的联欢会,相互吐槽抱怨唱片公司只是在利用自己。


③内页说明

       指装入唱片封面里的说明书。当时的说明书是音乐评论家、欧美音乐俱乐部的人气DJ以及欧美音乐杂志的总编写的,大部分都是拍马屁的听后感,但即使如此,听众们也为了一点点的信息而热切十足地阅读。后来我也写过500多张的内页说明。虽然是在知道会得到毁誉参半的反应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地乱写了一通,但我一直记得要尽量回想起纯粹是个听众的青春期,尽量不遗漏详细数据。

       一并刊登的歌词对译也很有用。因为重度错译和奇怪的日语风暴,对译本身并没有多大用处,但因为当时大部分的英美音乐人都不会在封面上刊登歌词,所以光是有英语歌词就已经非常满足了。反正只需要用天生具有的想象力来弥补贫乏的语言能力,将歌词翻译成日语就可以了。听众之魂,相当乱来。


④进口唱片

       没发现①②③的价值的非妄想系听众选择了宛如音乐存在主义[7]的进口唱片。和现在不同,当时新作品的本国发行和日本发行之间有1~2个月的时间滞后,想要尽早听到的话就得买进口唱片。价格方面如果日本唱片是2500日元的话,美国唱片是2000日元左右,而英国唱片是2700日元左右。废盘或者在日本没有名气的LP的话,最便宜500日元就能买到,非常方便,只看封面的氛围就买下来的封面党被看作是很潮的行为。

       毕竟进口唱片行只有在以东京西新宿为首的大城市才有,对只能靠网购来买进口唱片的乡下青少年来说物理上就不可能。

 

 

       不久之后除了前面提到的综合系杂志《MUSIC LIFE》,同系列但偏英国音乐的《音乐系》,摇滚批判系的《ROCKIN’ON》,音乐存在主义系的《NEW MUSIC MAGAZINE》等作为信息来源的欧美音乐杂志也开始出现在乡下的书店里,听众的妄想热潮越来越高涨。然后探索欲不仅投向歌手和作品、也投向其精神背景。时事·哲学·文学·电影·音乐·艺术·戏剧·流行文化。没有维基百科的时代,只能自己埋头调查、探索、实践。简直就是自我培养的妄想能力

       然后也会和重复同样的钻研的、电影戏剧等其他领域的妄想者进行交流。「我们只是非主流群体」的共同认识是很不可思议的东西,因为就连好奇心的方向都很相似,所以会一起喜欢上职业摔跤、少女漫画、科幻等世间不太了解的亚文化。这么看来,也许还是非主流力量集结的一份子。

       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听众和唱片公司都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探索到底,但我坚信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日本特有的音乐文化。真是御宅族的元祖啊。 





译注:

[1] 原始情景:指人内心深处最初的情景,经常伴随着怀旧的情感,而且比起实际情景,大多是内心情景。(cr Wikipedia)

[2] 认同迟缓期:moratorium,描述生理年龄已经是成年人,但心理仍未完全成熟、还在迷茫的心理学术语。

[3] 原文是“やんちゃしてた”。“やんちゃ”原本用来形容小孩子顽皮,近年变成了年轻人用来形容曾做过不少(甚至可能触犯法律的)恶劣行为的委婉用词,但也有不少人说这话是为了吹牛逼随便编造英雄事迹,作者这里就是形容这种情况。

[4] 有野兽出没而且狭隘难走的小路。

[5] 这里是日本商业用语“加拉帕戈斯化”,指在孤立的环境下,独自进行“最适化”而丧失和区域外的互换性,最终陷入被淘汰的危险(cr Wikipedia)

[6] 劳作或运动时用来挽起和服袖子的带子。

[7] 存在主义:一种哲学的非理性思潮,它认为人的存在意义是无法通过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cr Wikipedia)不明觉厉……


评论 ( 1 )
热度 ( 14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Another Monologue. | Powered by LOFTER